我奔跑,不像无目标的;我斗拳,不像打空气的。
-哥林多前书9:26
今天,优品冲击奥斯汀马拉松和半马的17位师生,将汇集起来。明天早上7点,发令枪声响起的时候,我们将和接近两万人一起开始奔跑。
去年的3M半马,我们有7个人参加。短短一年时间,参加的人数增长了一倍还多。
而今年,我们还有一个新的使命,就是为武汉奔跑,为中国加油。
我期待着和孩子们一起冲过终点,享受那种快乐,那是一种付出努力,达到目标的快乐。是一种为了目标,不得不忍受折磨,却能够战胜挑战的快乐。
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虽然长,但是大家心目中都有一个目标和信念。那就是,这个灾难一定会过去,我们终究会胜利!
然而,也许肺炎结束之后,大家会开始思索一个问题,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
是的,我们可以战胜一时的天灾人祸。但是”已有的事,后必再有;已行的事,后必再行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。“(传道书1:9)
如果人生只是不断地去对付天灾人祸,以求持续自己短暂的生命,那么生命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呢?
《烈火战车》中的主人公埃里克1924年参加巴黎奥运会,因为信仰的原因放弃了安排在周日比赛,自己最擅长的100米,却出人意料地取得了400米金牌。他说,
“我相信上帝造我是为了一个使命,他也让我成了很快的跑者。在我跑步的时候,我能感觉到他的喜悦。”
埃里克出生于中国天津的英租界,在中国长大到五岁,是第一个中国出生的奥运会冠军。他对中国人的爱让他在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第二年就回到中国,成为一名宣教士。后来被日军俘虏,在集中营还给孩子们上课,带他们锻炼,并且为日军祷告。最后由于过度劳动和营养不良,在集中营中因脑肿瘤逝世。终年43岁。
埃里克的一生是奔跑有目标的人生,所以不管是为跑步而训练,还是在集中营的劳役,对他来讲,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。

今天我为参加跑步的所有优品师生祷告,求上帝保守我们不要受伤,让我们顺利完成赛程。当我们疲惫的时候,让我们“重新得力, 必如鹰展翅向上飞腾,奔跑却不困倦,行走永不疲乏 ”- 以赛亚书40:31
阿门!
2/15/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