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:

我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小农村。父母因为文革没有能够完成高中,但他们的学历在当时当地仍旧是最高的,所以都成了农办教师。据说我小时候,就睡在摇篮里,妈妈在讲课,学生就用脚踩着摇篮。随风吹散的粉笔灰和朗朗的读书声就成为我那时的陪伴,也让我从小就有成为老师的人生梦想。现在因为我服务留学生的原因,会被称为“老师”,或者“校长”,也算是成就了当年的梦想。

虽然不富有,但是父母尽他们最大的努力,给我和两个妹妹一个幸福的家庭。后来他们通过努力工作、考试,陆续转正,成为公办教师。家庭条件有所改善,但仍旧是量入而出。父母的勤劳和节俭、以及彼此的爱,成为我一生的财富。后来参加学习的时候,很多人都讲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,我却想不出什么。我太太说,我是唯一一个她知道的没有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。

我的学习一直很好,但是中考的时候没有考好,复读一年,才进入了黄冈中学,自此离开家庭,开始了独立的生活。在大名鼎鼎的黄冈中学,我的成绩不算突出。高二的时候分班进入了文科班。我的数学跟参加奥赛的同学自然无法相提并论,但是在文科班算是不错的。我的语文一直很好,非常受语文老师的喜爱。高考成绩不错,面临专业的选择。父亲说,你去读政治系,将来回家当个县长之类的,也就光宗耀祖了。就这样我进了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。

众所周知的原因,我们被送到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了一年。去石家庄是我第一次坐上火车。父亲把我放到宿舍就回家了。我那个时候一心追求进步,但也没有能够在军校入党。文化课上的不多,倒是每天踢正步、摸爬滚打,把身体练的不错。在军校的时候,一个同系的同学开枪自杀,据说脑浆喷在墙上,到处都是。具体原因到现在也不知道。那是我认识的人里面第一个自杀的,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不愿意活着。三十多年前,我还没有听说过 mental health 这个词。

一年后到了燕园,发现自己对于当官这件事没有任何兴趣,又不能转系,学习凑合着可以就行。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北大山鹰社,深深地被那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师兄师姐们所吸引。内在的动机则是希望能够在高人林立的北大校园,通过登山来证明自己。所以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训练、徒步、宿营上面,很幸运地被挑选进入了92年的西藏念青唐古拉(7117米)登山队,并且登顶。虽然在下撤的路上几乎丧命,但确实证明了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很困难的任务。93年作为山鹰社社长领导了新疆慕士塔格峰(7546米)登山队,十个队员登顶,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。94年又攀登了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各拉丹东峰(6621米)。

我的登山生涯在毕业之后基本就结束了,但是它培养了我对户外探险的热爱,建立了我的自信,锻炼了我很多的能力,也给了我很多曾经生死与共的好朋友。

北大毕业之后我加入了宝洁公司工作,一直到2002年和太太一起来美国留学。2004年信主。这一段故事可以明天再讲。

回到今天的主题,我的家庭。我很感恩,我的原生家庭非常简单、朴实,但是温暖,有爱。在大学里登山瞒着家里,伪造父母的笔迹签学校要求的生死状去登山,他们是在报纸上看到报道才知道的。回家过年的时候,全家开家庭会议集体反对我登山,我一意孤行,根本就不听他们的。后来毕业之后进入外企,也没有听父母的意思。他们因着爱我,虽然不同意,但仍然理解和接受。过去二十年,我在国外生活,妈妈一直由两个妹妹照顾。我对父母和妹妹们的亏欠很多,只能为她们持续祷告,求上帝的恩典临到她们。

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可能是父亲在1998年瘁死。那个时候我已经有经济能力来让他们开始过上好日子,但是他就这样突然就走了。我的妈妈因为深爱父亲,一直没有再嫁。信主之后,我给妈妈传福音,也带她去过教会。她最大的一个反对意见是,你爸爸也没有信主,如果他要去地狱,我也要去地狱陪他。父亲人一生正直,为农村教育事业奔走辛劳,他的瘁死跟工作压力应该有很大的关系。按照世俗的标准,他绝对是一个好人。但是根据圣经,耶稣基督是唯一的道路、真理和生命(约翰福音14:6),他没有听过福音,又或者他听过了但没有信,又如何能够去天堂呢?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,一直到后来我对上帝的认识更多的时候。如果我认识的上帝是夕在今在永在的,他的智慧和能力远超过我的测度,我有什么资格来质疑他呢?我只能相信和接受他对我父亲的审判,不管结果如何。

2004年搬到奥斯汀,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。太太也是北大毕业的,低我三届,没有经历过军训。她是上帝给我的最好的伴侣,让我成为更好的男人,我们一起工作,一起创业,一起带领这个小家庭。我给女儿起名叫Gloria,要把荣耀归给上帝。给儿子起名叫Joshua,希望他能成为上帝的大将军。他们一个高三,一个高一。不到四年的时间,我们就要进入空巢期。

我为我的小家庭而感恩,因为它给我们机会在一起成长。建造一个家庭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因为两个破碎的人带着自己的包袱来到一起,然后又生了两个带着罪性的孩子。每个人都自私,都希望自己做王。但是上帝的心意就是要我们在家庭里学会谦卑,服务和爱,变得更加像他。我的第一个婚姻非常短暂,顶着来自家庭和朋友们的压力跟太太结合,以为从此就happily ever after。但是自己没有改变,以前的问题还会继续,直到上帝再三地通过我们的mentor来帮助我们学会彼此的顺服,最终是顺服耶稣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,我们碰到新的挑战,很多时候有绝望的感觉,历代志下 20:12就成为我最喜欢的祷告,‘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,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。 ‘ 

总结一下我的两个家庭。我的原生家庭让我成为一个“好人”,我的小家庭让我成为一个“义人”。当然,所谓的“好人”只是表面上的,内心的黑暗和破败是别人看不见的。直到我们信主,上帝又不断地在我们的心里做打破和重建的工作,让他的光照进来,我才成为一个“义人”。这是上帝的“义”,是耶稣基督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。而我剩余的一生,不管多长多短,就是要活出他赐给我的丰盛生命,并且努力把这样的祝福分享给别人。

祷告:

亲爱的上帝,谢谢你给了我们这个小群,并且让弟兄姐妹们谦卑地互相服侍。我们看见你的大爱如何在我们破碎的生命和不完美的家庭里彰显。我们为自己的家庭感谢你。我们求你来祝福我们的婚姻、家人和孩子。求你来帮助我们祷告,让我们不信的家人能够归主,信的家人能够成为一生追随你的门徒。耶稣,求你在我们每一个作者的家里做主做王,让你得到当得的荣耀。以耶稣基督的名求,阿门!

资源:

每天,我会分享一个对我很有帮助的属灵资源。喜欢就拿走,不喜欢可以弃之不顾。

今天我想分享的是《为孩子立界线》这本书。我也在带领一个学习小组,在21天的时间里读完这本书,而且通过个人成长的六个方法(默想、肯定、阅读、想象、锻炼、日记),来切实地实践这本书里讲到的原则。如果你有兴趣一起学习的话,欢迎加入。更欢迎有负担的弟兄姐妹,可以跟我一起来带领这样的学习小组,祝福更多国内外的家庭。

Leave a Reply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